行草『臺灣大學』
行草『臺灣大學』(首次發表於2006.4)
映入眼簾的「臺灣大學」四個大字,說它是現今流傳最廣的臺大校名題字,似乎並不為過。氣宇軒昂的筆勢,出自哪位大儒之手呢?校史館告訴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大首頁上已經出現「新首頁」的選項,以下這些輪番上陣,守護臺大網站大門長達七、八年的頁面,或許即將走入歷史。值此更換新頁的時刻,校史館告訴您這個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民國87年(1998年)或88年左右,計算機中心主任賴飛羆教授帶領一群深具美學修養的臺大孩子,共同設計臺大網頁。團隊中有一位土木系低年級的女孩李曉瑋,二十歲左右的她,用毛筆寫下這人人讚嘆的臺大校名字體。
除了校名,另一個令人驚奇的地方,就是臺大首頁隨機出現的校景抽象畫。簡簡單單的幾筆線條,勾畫出臺大景緻的神韻;不要懷疑,依舊是這位小姑娘的傑作。她直接在電腦上繪圖,比起專業網頁設計者的作品,更具藝術感。
當初幾個學生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實驗精神,跌跌撞撞一邊作一邊學,工作很辛苦,但苦中有樂,也有玩得挺開心的時候。曉瑋提起那段歲月,若不是得到賴飛羆教授以及其他同學的支持,她不可能有信心把作品呈現出來。
曾經請曉瑋設計NTU鴨舌帽,所以略知她的一二心事:臺大各單位廣用她的設計在紀念品的開發上,雖然感到與有榮焉,但是看到一氣呵成的橫幅「臺灣大學」四個字,硬被拆成直式,運筆的氣勢從中被割斷,對原創者來說,是有些委屈。
設計師一般都很在意他們的設計理念是針對什麼樣的產品發想而來的,例如:網頁設計的圖像,或許就不適用於運動型商品;而文具禮品的設計圖,如果用於T恤外套,有時會顯得格格不入。因此,校內各單位在改良或變更設計前,或許能與設計師溝通,這也算是對他們基本的尊重。
曉瑋還只是大學部的學生時就一再提到,學校應該考慮整合對外的宣傳與交流,讓臺大的形象更完整鮮明;前不久讀到圖資系謝寶煖教授的電子報文章「大學的品牌識別」,我想這正是我們應當關心的議題吧。
祝福曉瑋,在海外求學一切順利。也真希望如她曾說過的「…也許將來有機會回母校再貢獻一點心力吧」,為臺大再設計些鮮明又具特色的識別標記。
【臺大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6.4】

映入眼簾的「臺灣大學」四個大字,說它是現今流傳最廣的臺大校名題字,似乎並不為過。氣宇軒昂的筆勢,出自哪位大儒之手呢?校史館告訴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大首頁上已經出現「新首頁」的選項,以下這些輪番上陣,守護臺大網站大門長達七、八年的頁面,或許即將走入歷史。值此更換新頁的時刻,校史館告訴您這個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民國87年(1998年)或88年左右,計算機中心主任賴飛羆教授帶領一群深具美學修養的臺大孩子,共同設計臺大網頁。團隊中有一位土木系低年級的女孩李曉瑋,二十歲左右的她,用毛筆寫下這人人讚嘆的臺大校名字體。

除了校名,另一個令人驚奇的地方,就是臺大首頁隨機出現的校景抽象畫。簡簡單單的幾筆線條,勾畫出臺大景緻的神韻;不要懷疑,依舊是這位小姑娘的傑作。她直接在電腦上繪圖,比起專業網頁設計者的作品,更具藝術感。

當初幾個學生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實驗精神,跌跌撞撞一邊作一邊學,工作很辛苦,但苦中有樂,也有玩得挺開心的時候。曉瑋提起那段歲月,若不是得到賴飛羆教授以及其他同學的支持,她不可能有信心把作品呈現出來。

曾經請曉瑋設計NTU鴨舌帽,所以略知她的一二心事:臺大各單位廣用她的設計在紀念品的開發上,雖然感到與有榮焉,但是看到一氣呵成的橫幅「臺灣大學」四個字,硬被拆成直式,運筆的氣勢從中被割斷,對原創者來說,是有些委屈。

設計師一般都很在意他們的設計理念是針對什麼樣的產品發想而來的,例如:網頁設計的圖像,或許就不適用於運動型商品;而文具禮品的設計圖,如果用於T恤外套,有時會顯得格格不入。因此,校內各單位在改良或變更設計前,或許能與設計師溝通,這也算是對他們基本的尊重。

曉瑋還只是大學部的學生時就一再提到,學校應該考慮整合對外的宣傳與交流,讓臺大的形象更完整鮮明;前不久讀到圖資系謝寶煖教授的電子報文章「大學的品牌識別」,我想這正是我們應當關心的議題吧。
祝福曉瑋,在海外求學一切順利。也真希望如她曾說過的「…也許將來有機會回母校再貢獻一點心力吧」,為臺大再設計些鮮明又具特色的識別標記。
【臺大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6.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