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溝面磚的迷思
十三溝面磚的迷思(首次發表於2006.3)
<十三溝面磚>
十三溝面磚已經成為臺大的代表,但近年來,大家對十三溝面磚的偏好似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
從李乾朗老師著作的《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中,提到十三溝面磚是一種在1920年代末由北投窯廠所生產的陶質面磚,釉色有褐色、綠色、橄欖綠等多種,當時國防色盛行,為避免反光,乃在表面作成凹凸摺線,約有十三道溝痕,故名。另也有七溝、九溝之製品....也有故意作成高低不平的質感,其作用相同。
<行政大樓的親水紅磚牆面>
帝大時代的臺大校舍,例如現在現存的行政大樓、徐州路的法學院行政大樓、臺大醫院的舊院區等,並未使用十三溝面磚,發現了嗎?這幾棟是親水紅磚的立面,據說日治時期重要的政府機關建築都是使用紅磚外觀,而總督府(現在的總統府)也是哦!所以本來校園裡的建築就不是全部都貼溝面磚的,而且溝面磚也並非是剛剛好的「十三溝」,在椰林大道上的二號館入口的側牆、昆蟲館入口側牆等,可以看到長度約是二塊半十三溝面磚的面磚,紋路亦不太相同,這些磚是在1920-1940年間的古董,比現在大量複製的十三溝面磚還要珍貴哦!筆者也曾經在日本東京大學的舊館舍外牆,看見這種長形的面磚,若有機會去參觀東京大學、北海道大學或京都大學等帝大學校,可以找找看哦!
<長條型的溝面磚,攝於二號館(舊物理館)的入口>
使用溝面磚有其歷史因素,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為加強戰備,鼓勵建築物外觀多具有防空保護色的面磚,讓建築物和土黃色的地面相近避免空襲,紅褐色的溝面磚也因此被利用在帝大的校舍上。
經過數十年,建築的風格及施工法、材料不斷改變,漸漸地各時期有了不同風貌的建築物,例如名家王大閎設計的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張肇康設計的農業陳列館等。然而因為各家爭鳴造成校園景觀混亂,因此1980年代開始一波將現代建築物貼上十三溝面磚的風潮,從新圖書館建成後,眾人對十三溝面磚的偏好越來越強烈了。
光從材料本身來看,其實是非常有必要檢討新建築物還要大量採用十三溝面磚。全臺灣現在只有臺大使用這種特殊磚材,全臺灣生產這種磚材的窯廠也屈指可數,又臺灣近年來能開採的陶土越來越少(也可能早已禁採),燒製原料不同不但造成磚色色差,生產不易也造成價格昂貴。另外,溝面磚的製造方式改變,以前是以人工用模型一塊塊壓出形狀來的,現在則是機械「射出還原磚」,也造成磚的厚度較以往厚,在修補建築物時會發生和舊面磚不平整的情形。
<令人垢病的文學院立面,修補後色差嚴重>
色差和磚的厚度等問題會造成新的溝面磚修補舊建築外牆效果不佳。但另外一個問題是,十三溝面磚是陶磚,吸水率比較高,原本建築物貼面磚是因為可以防止水份滲入牆壁延長建物壽命,但是十三溝面磚本身就會吸水,長期下來對建築物會有不良的影響。十三溝面磚特殊的溝紋,較容易沾付灰塵,所以建築看起來就會髒髒的,因此有些人也不太喜歡十三溝面磚。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就是這樣吧。
隨時代前進,校園內有一些新的建築,採用陶紅色的二丁掛磚,有些會混雜一點傳統的十三溝面磚做為飾帶,以求景觀上的統一,同時又兼顧材料費和日後維護等實質需求。例如工學院綜合大樓、生科館是二丁掛和十三溝面磚的組合面,而第二活動中心、管理學院則是全部使用二丁掛磚。
<工學院綜合大樓立面,看得出來嗎?裡面用的十三溝面磚其實很少哦>
從面磚來看臺大校史和校園發展,也是很有趣的切入點呢。筆者認為十三溝面磚是臺大的特色,但不該是臺大的唯一。可以營造景觀和諧的建築元素中,除了使用一模一樣的外牆面磚以外,或許還有很多方式可以相互搭配來達成吧。所以請不要再認為只要是臺大校舍就一定是十三溝面磚囉。
【文‧圖 蔡淑婷】
【臺大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6.3】
您好!您文章提到十三溝面磚,北門郵局建物,也是1930年前後的,也使用防空色系的十三溝面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