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暑假我在臺大圖書館打工
那年暑假我在臺大圖書館打工(首次發表於2007.11)
最近由於格友cpc及其妻人中女叟的關係,讓我有個機會進臺大校史館參觀。這參觀讓我想起,剛考上大學那年暑假,我在這棟建築裡打工的事。
1989年剛考上大學(不是臺大),那時距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我是閒來無事悶得慌。剛好同學的母親在臺大總圖工作,知道我閒閒無事,於是就問我要不要到臺大圖書館打工。想想可以打發時間、有錢可賺,加上只有上午的時間,覺得蠻好的,於是就答應了。
那時候我住在虎林街,早上就從家裡騎著腳踏車,順著基隆路及那時的舟山路到臺大總圖(現在的臺大校史館),停好車從大門進去,經過大理石石柱,然後直接走進一樓中央的辦公室,從辦公室另一邊的門進入書庫。記憶中那穿堂的大理石柱與總圖這建築似乎不是同一時期的的產物;直到最近才有機會知道確實不是同一時期的,不過這是題外話。
剛提到進入書庫,其實那時打工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推著書車把書櫃上的書移到書車上,然後把一層層的書櫃擦乾淨,接著再把書依原來的位置放回去。總圖的書櫃有兩種材質,一種是木製的,另一種是金屬的。聽說木製是當初建館時就一起完成的,而且應該是不錯的木材製的,因為一進入書庫除了一開始聞到書本紙張的味道之外,久了聞到的是木頭的味道。對於兩種不同材質書櫃的清潔方式不同,木製的用抹布清水擦拭即可,但是金屬製的可得先乾布擦過,然後再用抹布沾油保養以免生鏽。我忘了那時用的是什麼油,不過有個味道就是了。
工作很單純但是對我來說卻不無聊,那時書庫幾乎不會有人進來(大概是暑假的關係),感覺整個書庫裡我是山大王,那時天氣熱在書庫裡更熱,所以索性打赤膊然後披條毛巾在肩上,活像個做工的小伙子在書庫裡走來走去。不過,有一次還是嚇到一個女生,後來同學母親跟我說他知道裡面很熱,可以出來透透氣,不過最好不要打赤膊。
還有裡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書,那時剛從高中畢業看到一堆之前從沒看過的書,感覺好像進入知識殿堂(高中對大學的幻想)。休息時就隨手翻翻想看的書,一個暑假下來老實說還翻了不少。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庫走道最內側有一間隔間,進去這間小書庫還得拿鑰匙開鎖,原來這裡面的書可說是古董書,有些書頁似乎一碰就會碎,所以移動時都要很小心。還有呢就是這裡面還有捲軸書,對沒見過捲軸書的我這自然以寶藏視之,有些捲軸書的外皮還是裐織的呢!這類捲軸書的年份都比較舊,很多是以日文書寫,也有中日文併陳的,不管我看懂不懂,幾乎每一卷我都打開來看過,感覺像在挖寶,現在想起來還真好笑。
沒想到18年後居然還有機會走進那時的總圖、走進書庫。聽說現在書庫正在搬遷,還好之前有這麼個機會再去回味一下,喚醒我那段短短兩個月打工的有趣回憶。
最近由於格友cpc及其妻人中女叟的關係,讓我有個機會進臺大校史館參觀。這參觀讓我想起,剛考上大學那年暑假,我在這棟建築裡打工的事。
1989年剛考上大學(不是臺大),那時距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我是閒來無事悶得慌。剛好同學的母親在臺大總圖工作,知道我閒閒無事,於是就問我要不要到臺大圖書館打工。想想可以打發時間、有錢可賺,加上只有上午的時間,覺得蠻好的,於是就答應了。
那時候我住在虎林街,早上就從家裡騎著腳踏車,順著基隆路及那時的舟山路到臺大總圖(現在的臺大校史館),停好車從大門進去,經過大理石石柱,然後直接走進一樓中央的辦公室,從辦公室另一邊的門進入書庫。記憶中那穿堂的大理石柱與總圖這建築似乎不是同一時期的的產物;直到最近才有機會知道確實不是同一時期的,不過這是題外話。
剛提到進入書庫,其實那時打工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推著書車把書櫃上的書移到書車上,然後把一層層的書櫃擦乾淨,接著再把書依原來的位置放回去。總圖的書櫃有兩種材質,一種是木製的,另一種是金屬的。聽說木製是當初建館時就一起完成的,而且應該是不錯的木材製的,因為一進入書庫除了一開始聞到書本紙張的味道之外,久了聞到的是木頭的味道。對於兩種不同材質書櫃的清潔方式不同,木製的用抹布清水擦拭即可,但是金屬製的可得先乾布擦過,然後再用抹布沾油保養以免生鏽。我忘了那時用的是什麼油,不過有個味道就是了。
工作很單純但是對我來說卻不無聊,那時書庫幾乎不會有人進來(大概是暑假的關係),感覺整個書庫裡我是山大王,那時天氣熱在書庫裡更熱,所以索性打赤膊然後披條毛巾在肩上,活像個做工的小伙子在書庫裡走來走去。不過,有一次還是嚇到一個女生,後來同學母親跟我說他知道裡面很熱,可以出來透透氣,不過最好不要打赤膊。
還有裡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書,那時剛從高中畢業看到一堆之前從沒看過的書,感覺好像進入知識殿堂(高中對大學的幻想)。休息時就隨手翻翻想看的書,一個暑假下來老實說還翻了不少。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庫走道最內側有一間隔間,進去這間小書庫還得拿鑰匙開鎖,原來這裡面的書可說是古董書,有些書頁似乎一碰就會碎,所以移動時都要很小心。還有呢就是這裡面還有捲軸書,對沒見過捲軸書的我這自然以寶藏視之,有些捲軸書的外皮還是裐織的呢!這類捲軸書的年份都比較舊,很多是以日文書寫,也有中日文併陳的,不管我看懂不懂,幾乎每一卷我都打開來看過,感覺像在挖寶,現在想起來還真好笑。
沒想到18年後居然還有機會走進那時的總圖、走進書庫。聽說現在書庫正在搬遷,還好之前有這麼個機會再去回味一下,喚醒我那段短短兩個月打工的有趣回憶。
【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7.1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