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怪客2.長袍加身

臺大怪客2.長袍加身(首次發表於2006.4)



他是哪位臺大學長?給個提示………………「當心,我告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都爲我供了牌位。」這是李敖對自己的介紹。

李敖博學多聞、而且強記,是大家所熟悉的。李敖在北平唸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唸書,北大畢業的父親李鼎彝先生也很支持,所以,當別的孩子還在玩泥巴的時候,李敖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圖書館,而且,左派的書和右派的書都唸。唸小學的時候,李敖還曾經擔任學校圖書館的館長。圖書館裡有一套商務印書館編印的「小學生文庫」,共有五百本書、約一千萬字,是李敖的最愛。

民國38年(1949年)李敖跟隨父母親到了臺灣,進入臺中一中就讀,從初二讀起,讀到高二。除了自己的藏書之外,臺中一中圖書館就是他的大書倉,後來覺得不夠,又向省立臺中圖書館發展,遍讀群書,1955年進入臺大歷史系就讀時,學問的專精已經自成一家。

那個時候,大家都是窮學生,李敖在臺大唸書的時候,還在學校送報紙,每天一大早,騎著腳踏車到館前路,以現金批報,然後轉回校園分送到各辦公室,賺點工資。而這個送報的工作,其實是那個年代的學生,一棒接一棒地在做,先由臺靜農(當時臺大中文系主任)的兒子擔任,後傳給莊因(教授、作家),莊因轉給李敖,李敖轉給陳彥增、孫英善,陳彥增、孫英善再轉給張丕隆他們。有一天,李敖看到報販子在學校送報,乃問張丕隆怎麼回事?張丕隆說:「你們真笨,一個大清早起來自己送報,我把權利轉包給報販子,每月抽頭,鬼才自己送報呢!我們不做勞工,我們做資本家啦!」

李敖不但努力寫作,也努力進修,忽然發神經,要把法文、德文同時學出個名堂。乃加入補習班,每週一三五學法文、二四六學德文。過了一陣子,有人問施珂(李敖的同學兼roommate):「李敖到底是法文好還是德文好?」施珂說:「那要看你是星期幾問他囉。」最後,那一種都不好,全部難乎為繼了。

民國四○年代,穿長袍的人已經不多,李敖則對長袍情有獨鍾,一年到頭,不論春夏秋冬,都是一襲長袍,長袍成了他的「註冊商標」。教「中國通史」的夏德儀教授也是長袍的愛好者,但是,冬天穿、夏天天氣熱不穿。有一年夏天,天氣很熱,夏教授看見李敖還穿著長袍,對李敖說:「你比我還頑固。」

李敖在大學唸書的成績十分凸出。那個時候,歷史系的教授如教「遼金元史」、「史學方法」的姚從吾、「宋史」的方豪、「秦漢史」的勞榦、「近代印度史」的吳俊才、「中國近代史」的吳相湘、文學院院長沈剛伯等諸位教授都是一代大師。1961李敖退伍,參加臺大歷史研究所入學考試,口試的時候,眾教授環坐,但沒人「敢」提問題考李敖,最後主試者文學院院長沈剛伯教授問了一句:「…..你以後還是穿長袍嗎?」遂在大家一笑狀態下,考取了。

【1975土木畢 / 琦儷。資料參考《李敖回憶錄》等】

【臺大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6.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三溝面磚的迷思

繽紛多采學位袍看畢業典禮

臺大怪客1.短褲走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