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青年軍宿舍
(臺大)青年軍宿舍(首次發表於2009.4)
臺北市古亭區羅斯福路四段72號臺大學生宿舍(青年軍宿舍),1990年攝影。
************************************************ **
羅斯福路四段72號臺大學生宿舍,是早年青年軍退役保送,由教育部分發到臺大入學的同學所發現的一處廢棄學寮(日人私營的出租學生宿舍),自行進住的一幢木造兩層樓房。由校方登記負責繳交水電費,成為校產。這就是同學們通稱的「青年軍宿舍」。
宿舍前是一片水稻田,越過稻田是碎石子路面的羅斯福路;宿舍的後方有萬新鐵路(今,汀州路)。在這裡住宿的同學,極少擁有個人的鬧鐘或腕錶,每天清晨早班火車由屋後鳴笛通過,成為同學們的起床號。
宿舍裡有同學們自組管理的伙食團,由校方雇用兩位女傭負責炊事,另外配置一位工友。我們自行選出伙食委員管理,輪流採購副食品。每日由輪值伙食委員一人,和工友一人搭乘萬新鐵路小火車,到萬華市場採買。伙食辦得很好,很多並不住在此宿舍的同學也要求在這裡搭伙,大家共食大鍋飯。
民國38年(1949),教育部跟隨政府遷來台北,房舍極缺,商請臺大幫忙,經傅斯年校長同意,將這棟大樓和南側的餐廳與廚房,一併撥交給教育部作為單身職工宿舍。
民國79年臺北捷運興建,這棟宿舍的基地要動工興建捷運公館站大樓,房舍建物即將拆除,我特別到這裡留影紀念。站立處的二樓房間,是我在民國38至39年間的住室,同室住三人,我(森林系)和歷史系于凱、農工系鍾守榮兩位同學。民國39年7月28日下午一時許,白色恐怖時期,午睡中被叫醒,保安司令部的人員把我帶走,就此一去十年,到了民國50年再重返校園。
(公館捷運站大樓,2007年10月張柏仲攝影。)
現今的捷運公館站,地下有淡新線軌道,地上樓高十三層,誰還會記得置頂照片中的這棟小小木樓呢?
【路統信/森林系校友、台大農學院退休,於2006年五一勞動節。】
【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9.4】

臺北市古亭區羅斯福路四段72號臺大學生宿舍(青年軍宿舍),1990年攝影。
************************************************ **
羅斯福路四段72號臺大學生宿舍,是早年青年軍退役保送,由教育部分發到臺大入學的同學所發現的一處廢棄學寮(日人私營的出租學生宿舍),自行進住的一幢木造兩層樓房。由校方登記負責繳交水電費,成為校產。這就是同學們通稱的「青年軍宿舍」。
宿舍前是一片水稻田,越過稻田是碎石子路面的羅斯福路;宿舍的後方有萬新鐵路(今,汀州路)。在這裡住宿的同學,極少擁有個人的鬧鐘或腕錶,每天清晨早班火車由屋後鳴笛通過,成為同學們的起床號。
宿舍裡有同學們自組管理的伙食團,由校方雇用兩位女傭負責炊事,另外配置一位工友。我們自行選出伙食委員管理,輪流採購副食品。每日由輪值伙食委員一人,和工友一人搭乘萬新鐵路小火車,到萬華市場採買。伙食辦得很好,很多並不住在此宿舍的同學也要求在這裡搭伙,大家共食大鍋飯。
民國38年(1949),教育部跟隨政府遷來台北,房舍極缺,商請臺大幫忙,經傅斯年校長同意,將這棟大樓和南側的餐廳與廚房,一併撥交給教育部作為單身職工宿舍。
民國79年臺北捷運興建,這棟宿舍的基地要動工興建捷運公館站大樓,房舍建物即將拆除,我特別到這裡留影紀念。站立處的二樓房間,是我在民國38至39年間的住室,同室住三人,我(森林系)和歷史系于凱、農工系鍾守榮兩位同學。民國39年7月28日下午一時許,白色恐怖時期,午睡中被叫醒,保安司令部的人員把我帶走,就此一去十年,到了民國50年再重返校園。

(公館捷運站大樓,2007年10月張柏仲攝影。)
現今的捷運公館站,地下有淡新線軌道,地上樓高十三層,誰還會記得置頂照片中的這棟小小木樓呢?
【路統信/森林系校友、台大農學院退休,於2006年五一勞動節。】
【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9.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