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第一女:真山節子

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第一女:真山節子[マヤマ セツコ,昭和16年(1941)入學](首次發表於2015.7

文章標題: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第一女:真山節子[マヤマ セツコ,昭和16年(1941)入學]

文章作者:校史館營運組 杜英

文章摘要:原以為臺北帝大僅文政學部有女學生,沒想到在日據末期的1941年,理農學部也出現第一位女大學生,她的名字叫真山節子,專攻化學。一個有科學頭腦的女性,在當時可謂「珍稀動物」啊!

內文:

原以為臺北帝大僅文政學部有女學生,近從《臺灣日日新報》全文資料庫(大鐸版)整理較日據晚期資料時,赫然出現一則新聞報導:「科學する女性臺大理農學部に」(昭和16年(1941) 5月3日第3版)[中譯:做科學的女性 成功考取臺大理農學部」
  
趕忙下載該版全文影像瞧瞧。新聞報導上還附了照片,可惜不甚清楚,只見靦腆的女主角身後有多管水龍頭,直覺這張照片應該是在臺北帝大教室或是化學實驗室所拍(可能是二號館,即舊物理館,過去是化學教室和理化學教室;但三號館理農混用,也是有可能的場景)。
[註一][見圖一]全文不長,茲譯於下:



[圖一]《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6(1941)年5月3日第3版:「科學する女性臺大理農學部に見事入學」

[中譯]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以來第一位女性,在前日舉行的入學考試中,成功衝破難關,而於化學科教室佔有一席,並背負起將來革新日本科學的重責大任。真山節子小姐出生於膾炙人口的藤村詩中「小古城之畔,雲白遊子悲」所云長野縣北佐郡。此前隨著教書的父親之任教處,曾就讀縣立千葉高女,而後自沖繩第一高女畢業,然天性好學,終於決定離開父母膝下,遠赴東京遊學,而於昭和9年(1934)畢業於大森的帝國女子醫學藥學專門學校藥學科,並留原教室擔任助手,其後才決定升學,並埋頭準備入學考試,最後不枉其勤奮之功,以優異成績成為首位進入理農學部窄門之女性。而投考臺大的動機,一則因澀谷教授與節子父親為北大(北海道大學)農藝化學同期畢業生,而最直接原因則是現今附屬病院藥局長塚本教授曾為節子恩師,且惜其才分,勸其升學。
  
「雖然在此全無友人,有些寂寞,但若想起唯一的伴侶:科學,不可思議地,精神就源源不斷地湧上而來。」
  
說完此話,憑窗而立的節子小姐面前,朝陽正璀燦地照耀著,而她的一顆「科學之心」則無限地鼓動著她向前進。[寫真為真山節子小姐]

由報導內文可知,我們這位理農學部第一女:真山節子小姐,考取的是化學科(化學系)。出生地日本本州中部內陸的一個縣:長野縣,或許生自古城,所以個性樸實。內文中所說藤村詩,指的是日本詩人島崎藤村(1872-1943)[註二]所做的詩歌。

她以「專門學校」的同等學歷,參加了臺北帝大入學考試,並成為臺大第一位理科女大生。另外,所謂「帝國女子醫學藥學專門學校藥學科」,是現在日本東邦大學的起源之一。[註三]再者,文中所指澁谷教授即「澁谷紀三郎」(しぶだに きさぶろう,1883-1908),他跟節子父親真山伊十郎同期畢業於北海道帝大。這位澁谷教授後來在東北帝大農科大學取得農學博士。遠赴臺灣後,歷任臺灣總督府研究所技師、臺北帝大農學教授、中央研究所農業部長等職,致力於台灣土壤及台灣土性調查研究。[註四]

而影響節子小姐來臺報考最重要人物的「塚本教授」,指的是時任帝大附屬病院藥局長的「塚本赳夫」(つかもと たけお,1897-1977),曾為真山小姐在帝國女子藥學專門學校就讀時之恩師。藥學博士出身的塚本教授,亦是昭和時期知名漢方學家。小弟曾在《臺灣時報》讀過一篇他推廣居家種植藥草的文章[見塚本赳夫,〈自給藥草園——家庭蔬菜園にまだ植ゑるものめリ〉(《臺灣時報》昭和20年3月)],還蠻有趣的。說實話,這篇文章也很適合現在臺灣社會,一般像感冒、蚊蟲咬傷、吃壞肚子等簡易治療法,以及居家種植藥草的知識,人人應該都要知曉一二。

回到正題。另外,臺大圖書館目前還珍藏有臺北帝大學生學籍簿和成績單,其中就有真山女士的資料(包括學籍簿和成績單)。學籍簿附有大頭照[圖二],由照片可看出學籍簿對其個性的評語:溫厚、穩健、認真(日語:真面目),以及短髮圓臉的乾淨悧落造型。同時學籍簿上,也註明了她名字的日語發音「マヤマ セツコ」。


[圖二]真山女士於學籍簿中所附大頭照

另外,臺大圖書館藏有一本1988年理農學部同學會於東京所刊《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六十年記念》,其中小弟找到一張昭和18年(1943)在籍學生大合照[見圖三]。前排坐者,由右算起第四位,那位身著長裙、短髮而嬌小靦腆的女性,應該就是我們的真山女士吧!


[圖三]昭和18年理農學部在學生們合照,前排座者,右邊第四位女性,即真山節子[圖片來源:霜三雄等編,《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六十年記念》(東京都: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同學會,1988)。]

最後,根據真山女士的成績單,我們知道她於昭和18年9月25日成功取得學士資格,總成績為「優」,而學士論文的題目是〈「カユプテ」樹皮「コルク」質ニ関スル研究〉。[圖四]中譯為「白千層樹皮軟木質之相關研究」。可惜,這本學士論文已佚,不知其內容為何。


[圖四]真山節子女士在臺北帝大時期節成績單(一部分)

但是據查白千層(Melaleuca leucadendron)樹皮所提煉精油可治療風濕及霍亂等疾病,且具強效作用。這與真山女士出身藥學專校,應該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推測是介紹白千層藥用的研究專論。其實,逛逛臺大校園(甚至臺灣行道樹)就會發現這種原生澳洲、好像總是在脫皮的白千層,是相當常見的樹種。由臺大正門一直走到舊總圖(校史館)就有好幾棵巨大白千層。下圖就是小弟隨意拍的一棵,就在面對舊總圖左側入口旁[見圖五]


[圖五]臺大校園及市區道路隨處可見的白千層

再者,根據中研院臺史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可尋得昭和19年(1941)真山女士擔任臺大助手。[見《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昭和十九年(1944)]http://who.ith.sinica.edu.tw/s2g.action]。可知該年真山女士畢業後,即留校(應該是化學科教室)擔任相當於研究助理的工作,而繼續與科學為伴。而科研與實驗的場所,應該也是在二號館,即正門進來後右側第二棟磚紅色建築。

但是光復之後,真山女士的去向則不得而知。只尋得臺大化學系官網,載有一篇劉盛烈教授所著「台大化學系1928~1975 四十八年略史」http://www.ch.ntu.edu.tw/big5/department_6.htm,其中寫道:

從前因無女子高等學校,所以能入大學之女生殊少,日據期中化學科畢業之女性理學士,只有貝仙節子一名,此人已是故人了。化學科畢業生有一組織稱為「台大化友會」,現在尚在日本存在著。

文中所謂化學科唯一女性理學士「貝仙節子」應該就是真山節子,日本婦女婚後多改夫姓。劉教授稱節子女士「已是故人」,但並提及臺灣光復後其返日或留臺之事。閱遍前述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同學會所編《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創立六十年記念》,除那張照片和名冊外,也無任何有關真山女士的記載或回憶,只留下後人無限的追思。[完]

註釋:

[註一]有關臺大舊館的編號,見張安明組長,「幾號館」,http://gallery.lib.ntu.edu.tw/archives/112。另,據《臺北帝國大學一覽》昭和13年「臺北帝大平面圖」,http://cdm.lib.ntu.edu.tw/cdm/ref/collection/ntu/id/2559,化學教室似在二號館建築群的中間部分。

[註二]見中文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島崎藤村。這首詠嘆古城的詩歌,後被改編為歌曲,取名叫「千曲川旅情の歌」(「小諸なる古城のほとり」),聽說現在NHK還常播於這首曲子。

[註三]見日本維基「東邦大學」條,http://ja.wikipedia.org/wiki/東邦大学;及東邦大學官方網頁「歷史‧沿革」,http://www.90th.toho-u.ac.jp/history/history.html。其最初校址原在「東京都大田區大森西」,故稱「大森校區」。

[註四]見中華民國地圖學會官網,「日治時期臺灣特殊土壤分布圖(1912)」,http://www.ccartoa.org.tw/news/2014/1408027.html

【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15.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三溝面磚的迷思

臺大怪客1.短褲走四年

醉月湖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