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尺Slide Rule
計算尺Slide Rule(首次發表於2007.11)

可以帶計算工具進場的考試,您用的是手機內建計算機?普通計算機?算盤?還是上圖可見的計算尺?
********************************************* *
現任台大電機工程學系李教授曾回憶說他從大一(民國56年)到大四(民國60年)期間,每逢期中考試及學期考試時,須攜帶計算尺赴考場。
約半世紀前,常用之計算尺,正如校史館內展覽所示,其長度約35公分,厚度約0.5公分,常見的是日製竹材計算尺(Sun Hemmi Japan),以及德製塑膠計算尺(ARISTO, GERMANY)兩種。就計算尺之構造及操作方法大致相同。通常計算尺備有上下刻有數字的固定尺,中間夾一支左右可滑動的滑動尺(slide rule)及刻有垂直線的透明玻璃滑動板(cursor line)以利計算。
計算尺之特徵:
計算尺是現代電子計算機問世前,對理工科師生常用之數學工具。大家知悉,昔日流行的計算尺如今被電子計算機淘汰,不可否認由下列原因導致。
(1) 計算尺固定板或滑動板上設置的數字倘若超過四位以上數字時,難以掌握。例如欲設定346.78數字時,346可正確設定,但後二位數字78就不容易設定。嶄新的電子計算機在成品上附印10 Digits或10+2 Digits等可見精密之相差。
(2) 在第(1)項詳細說明兩種計算器有顯著相差外,使用者執行計算時,預先考慮,計算操作的前後次序方能逼近精確的答案。可參考太空梭環繞地球的計算例題。實地操作,方能體會箇中難處。
(3) 因(1)、(2)原因存在,使用計算尺時,解答所費時間比現代電子計算機冗長。
【白光弘/台大電機系名譽教授】
【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7.11】
【校史館/張安明/首次發表於2007.11】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