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第一台學生專用的影印機


每個時代都有科技上的新鮮事影響著校園生活,譬如撰寫本文的2007年現在,或許以後部份體育課可以對著電視機玩wii就好了;
1970年的臺大人,他們經歷了什麼特殊的變革呢?答案是:XEROX(全錄影印機)


********************************

1970年初,以光學掃描文件並直接印出的機器,首度出現在臺大校園。這台代表新科技的機器──Xerox影印機,就放在研究圖書館現在的圖書資訊學系大樓)的一樓進行展示,並設有專人服務。

在此之前的文件複製技術,除了正式排字大量印刷外,校園裡面要少量複製文件抄本(譬如課堂上的筆記)只有幾個方法:
一是在抄寫之際襯以複寫紙,以原子筆用力書寫。這種方法即使手勁再大,頂多也只能同時得到兩個副本。
其二是採用一種半透明薄膜腊紙,以鐵針筆在糙面鋼板上刻寫,然後以油印機印刷(學校的油印服務處設在舊總圖一樓)。刻寫的力道和手民的筆跡行契,是決定這份印刷是否清爽宜眼的主要因素;而一張腊紙的耐印程度,通常不超過五百份就報廢了。
第三種方法是交給打字行,以中英文打字機(不用色帶,直接)打在一種藍色的打字腊紙上,然後再用油印機印刷。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字體與行列整齊美觀,但是印刷量比第二種低,大約兩百張左右印件就模糊了。

Xerox影印機一來到校園推廣展示,同學口耳相傳,紛紛帶著手抄筆記來試用這台神奇的文件複製機器,對於能夠馬上得到與原件一模一樣的副本,全都嘖嘖稱奇。不過以當時的物價而言,在宿舍餐廳一頓飯要價五到七元,而影印一張A4大小的文件,卻要花新臺幣兩元,實在是所費不貲。所以它當時最主要的服務是幫同學們複印筆記,很少被用來大量印製期刊論文。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台始祖級影印機的本事實在非常有限──它沒有放大縮小功能,拷貝與原稿略有出入(影印等高線地圖時無法嚴密接合就是證明),只能印黑白而無法呈現灰色色調。一、兩年後,日本推出能夠表現黑白照片品質的優美(UBix)影印機,很快在市場上和Xerox分庭抗禮,價格因為有了競爭對手而大幅降低,而校園週邊也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一家又一家的影印服務店了。

2007.3.8.() 森林系校友陳明哲(1969入學)返校有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三溝面磚的迷思

臺大怪客1.短褲走四年

醉月湖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