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史館建築小史


臺大校史館建築小史(首次發表於2006.3)


說起「臺大總圖」,老中青臺大人會有不同認知;曾有段時間,要精確說清楚「新總圖」或「舊總圖」,才不會指錯路。但是,隨著時序推移,慢慢的應該只有「總圖」與「校史館」之別了。

校史館坐落於舊總圖書館二樓大閱覽廳,追溯舊總圖書館建築群之興建,以日據時代昭和4年(1929年)起造的「圖書館事務室」為濫觴,僅為前棟中央的二層樓建築,作為辦公室使用。而目前校史館所在的後棟建築,則完工於昭和6至7年(1931至1932年)第二階段的擴建,下層為書庫,上層為閱覽室,此外亦建造中央與左右穿廊。民國45年(1956年)增建後棟左右兩側書庫與閱覽室。民國62年(1973年)擴建前棟東側建築,民國71年(1982年)完成前棟西側建築,歷經五階段擴建,方完成今日的建築群景觀。



民國87年11月新總圖落成啟用,舊總圖除一樓書庫保留給圖書館繼續使用之外,整棟建築暫由文學院接管使用,作為日文系、戲劇系、國科會人文中心等之教學研究空間與古蹟劇場;並於民國87年(1998年)3月25日經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舊總圖二樓閱覽廳一度改為戲劇系的古蹟劇場,演出多場戲劇表演;配合校園規劃,古蹟劇場於93學年度間搬遷至鹿鳴堂(原僑光堂)二樓後,校史館即於民國94年(2005年)6月22日於舊總圖二樓閱覽廳揭幕。
有天遇到圖資系吳明德教授,他在聽我們說了些舊總圖小故事之後,也回饋我們一個:話說有位在臺北帝大時期即在圖書館工作的王添發先生曾經說過,日本人在建造這棟圖書館建築時,為求一樓書庫的通風或溼度控制(吳教授他一時也不確定),未將前後棟建築設計成封閉的口字型,而舊總圖過去也的確很涼爽,清風在建物間迴盪;自從東西兩側蓋滿建築後,圖書館中庭即變得幽暗,圖書館也變得悶熱。吳教授建議我們,應該去研究一下舊總圖建造的設計理念,是否真有此事?

(吳明德教授於1996年至2002年擔任圖書館館長)

【臺大校史館/張安明、王怡晴/首次發表於2006.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三溝面磚的迷思

臺大怪客1.短褲走四年

醉月湖的橋